涂鸦 T5-AI BOX 数字双麦语音方案(T5AI-EVB-PRO)是采用涂鸦智能开发的一款嵌入式 Wi-Fi 和蓝牙双模模组 T5-E1 开发的语音交互 AI 盒子。AI 盒子在硬件上搭载 2 路 DMIC 且兼容 1 路模拟 MIC、1 路音频回采、1 路 Speaker、LCD 屏、锂电池充电管理等。支持豆包、DeepSeek、通义千问、OpenAI、Gemini 等大模型;支持按键唤醒、唤醒词唤醒、随意对话等功能,可以为用户提供生动有趣的 AI 语音交互体验,非常适合于 AI 智能玩具等产品。
功能框图
DMIC 说明

关于 DIMC 的声道设置
L/R 上拉对应左声道,L/R 下拉对应右声道。建议两个硅麦拾音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 30 mm 为宜。
外设介绍
外设 |
说明 |
T5-E1 Module |
AI 盒子主控模组,是一款嵌入式 Wi-Fi 和蓝牙双模模组。拥有丰富的外设接口,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,适用于 AIoT 领域的各种场景的应用 |
IO Button |
连接到 T5-E1 模组的 P6 和 P7,可配置作为按键功能 |
Speaker |
喇叭连接器,1.25 mm 间距,最大可驱动 2 W/RL = 4 Ω 的喇叭 |
IO LED |
连接到 T5-E1 模组的 P25,可配置作为 LED 指示灯功能 |
USB Type-C |
充电数据口,用于电池充电,T5 固件烧录以及日志读取 |
BAT |
电池连接口,1.25 mm 间距 |
DMIC |
默认 DMIC。L/R 上拉对应左声道,L/R 下拉对应右声道 |
Mic1 |
麦克连接器,1.25 mm 间距,连接到模组的 Audio ADC(可选) |
LCD |
屏幕连接器,2.54 mm 间距,连接到模组的 SPI0 |
POWER LED |
充电状态指示灯 |
Switch |
拨动开关,用于通断电 |
SPI 接口显示屏 IO 配置推荐
引脚 |
定义 |
P44 |
SPI0_SCK |
P46 |
SPI0_MOSI |
P18 |
LCD_RST_N |
P47 |
LCD_DC |
P45 |
LCD_CSN |
P19 |
LCD_BL_ON |
P17 |
LCD_PWR_ON |
注意事项
天线净空声明
- 天线辐射方向外壳不可使用金属材质、或在塑料壳体表面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喷漆和镀层。天线周围避免使用金属螺丝、金属铆钉或其他金属器件影响天线的辐射。
- 顶盖到天线的距离会影响天线的性能。外壳距离天线越远,性能影响越小。
- 上下壳到天线的距离会影响天线的性能。外壳距离天线越远,性能影响越小。
- 模组尽量远离喇叭、电源开关、摄像头、HDMI、USB 等高速信号设备,避免引起干扰。
- 天线附近避免金属遮挡,如有同频信号干扰,需充分评估保证隔离度。
天线放置方式
- 水平放置
模组建议放置在底板边缘,天线朝外,模组 GND 与底板 GND 平齐,并且充分连接。
- 嵌入放置
模组嵌入底板上,在底板上开槽,开槽深度要与模组 GND 齐平或更深,开槽宽度距离模组板边间隔不低于 15 mm。如果开槽宽度继续加宽,性能相应提高,但相较于水平放置模式相对弱些。
- 垂直放置
模组垂直插入底板卡槽内,天线朝上,模组 GND 与底板 GND 充分连接。理想情况下,天线周围净空 ≥ 15 mm。
Mic 和 Speaker 选型及相关设计方案
-
Mic 选型
- Mic 声学技术指标参考:
- 模拟麦克风:Sensitivity ≥ -38 dBV,SNR ≥ 62 dB,THD ≤ 1%,AOP ≥ 120 dB SPL
- 数字麦克风:Sensitivity = -26 ± 2 dBFS,SNR ≥ 62 dB,THD ≤ 1%,AOP ≥ 120 dB SPL
- 建议优先选 Mems mic(更好的 SNR 和一致性与可靠性)。
- Mic 的频响在 100 Hz ~ 8 KHz 内尽量保持平坦,频响波动 ≤ 3dB。
- Mic 相位一致性在 100 Hz ~ 4 KHz 频段内,建议相位一致性 ≤ 5°,在 4 KHz ~ 8 KHz 频段内,相位 ≤ 10°。
-
Speaker 选型
- 各频段喇叭单体失真:100 Hz ~ 200 Hz,THD < 8%;200 Hz ~ 400 Hz,THD < 5%;400 Hz ~ 8 KHz,THD < 3%
-
回采和 PA 设计建议
- 回声参考信号靠近喇叭侧,要求在 PA 输出端回采。
- 扬声器⾳量最⼤时,输⼊到⻨克的回声参考信号不能有饱和失真,最⼤⾳量下功放输出 THD 满⾜:100 Hz ~ 10 KHz,THD ≤ 1%。
- 最大音量时,扬声器系统的 THD 要求:100 Hz ~ 200 Hz,THD < 8%; 200 Hz ~ 400 Hz,THD < 5%;400 Hz ~ 8 KHz,THD < 3%。
- 扬声器⾳量最⼤时,⻨克风处拾⾳的声压不超过 102 dB@1kHz。
- ⾳量最⼤播放时,回采信号峰值 -3 dB 到 -6 dB。
-
AEC 效果验证
- Dump 3 路⾳频(1 路 Mic + AFE 回采 + AEC 消除后的⾳频),再使⽤音频工具软件查看⾳频是否存在饱和、丢数据等问题。
-
Mic 腔体设计
- 壳体上的麦克风 ID 拾音孔至少 > 0.8 mm。
- 壳体上的孔长越短越好,孔的直径越大越好,出音孔的径深比 ≥ 1:3。
- Mic 要远离干扰源(如排风扇)或震动源(如喇叭震动、结构震动)。同时,麦克风需要有硅胶套和固体表面隔绝,起到降低壳体震动传声以及密封的作用。
- 选择尽可能软的硅胶套减小 Mic 和模具之间的震动。
- 拾音孔避免两端小中间大的前腔结构设计,形成谐振腔。
-
Mic 和 Speaker 布板注意事项
- 整机腔体的密封性需要保证 Mic 录⾳不会受到喇叭播放内部回录回震的影响。
- 保证喇叭有单独⾳腔播放,且⻨克⻛与播放腔体完全隔离;部分因结构件产⽣的⽓孔⽤泡棉或者打胶等⽅式隔离。
- Mic 拾音孔朝向和 Speaker 发声孔朝向不要在同一侧平面,角度最好为 90 度及以上。
- 喇叭发声孔和麦克风拾音口距离尽可能远,条件允许的话建议 100 mm 以上。
- ⻨克⻛与设备外壳之间也可以加硅胶套或泡棉等进⾏密封和防震。
烧录
- 连接 USB 数据线,选择串口。
- 串口 A 烧录,串口 B 读取日志。
- 烧录提示复位时,复位或断电重启。
- 固件烧录引脚 3.3 V、GND、TX0、RX0、RST。
PCB layout
- 电源走线尽量短、粗,环路尽量小;主芯片电源 Pin 上过孔至少两个 8 mil(内径),或一个 12 mil(内径)。
- 电源尽量以覆铜形式,散热注意多打地孔。注意单线电流承载能力。
线宽对应值:表层 1 oz 铜厚为例,20 mil 线宽对应 1 A(不考虑温升)。
- 功放 IC 输出线需要差分走线,耦合走线需整组包地,线宽根据输出峰值电流进行计算,走线尽量短。
- 模块音频输出信号 AUDLP 和 AUDLN 需要走差分线并整组包地。
- 模拟 Mic 需差分走线并整组包地,建议线宽 8 mil 以上。
相关文档